这是中南大学和平楼、民主楼1935年修建时的部分工程设计图和1952年的修复批件。在设计图上,有建筑组织领导者、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亲笔签名。批复件上显示了当时的承建者、管理部门和市政投资等信息。该楼在抗日战争中遭日军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修复,2002年被确定为“近现代保护建筑”。透过这两份档案,纵观这两栋建筑的历史,了解年深岁久的建筑故事,尘封于此的84载教育岁月就与你娓娓道来。
一、结缘南渡北归
上世纪30年代,中华大地遭日本侵略,“华北之大,竟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深处危局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心急如焚。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亲自组织,选址于长沙岳麓山下,从1935年开始,投资约30万块钱(当时的货币),筹建清华分校,理工馆和文法馆(即和平楼、民主楼)为一期工程。
(图1-2:梅贻琦先生1935年签批的理工馆(和平楼)立面图、剖面图和一层平面设计图)
时局动荡中,校方和承建商将这两座楼暂称为“甲所”、“乙所”,主要设计者是当时国内声誉极高的华盖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建筑采用工字型构成手法、对称式构图,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与新颖的近现代设计元素交融其中。在当时国内还在普遍用手工砖的时代,这两座楼用上了先进的机械砖,这些湖北汉阳产的清水红砖虽然历经84载,还是坚固如初。
二、守望教育曙光
1937年11月,日军开始轰炸长沙,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1000多名师生带着满腔悲愤“再见岳麓山下,再会贵阳城”,未及守护学子的和平楼与民主楼在战火中遗世独立。负责留守工作的石让斋先生临危受命,从1938年到1946年,坚守八年后终等到前来接收的清华校友。甲所由长沙的清华校友修缮和改造,成立了清华中学,乙所成为了湖南大学的新生院。在内战时期的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清华中学坚持“特立独行”,没有三青团,没有训导制,不设训导主任,不升青天白日旗,被湖南人民赞誉为“长沙的解放区”。
饱经风霜的和平楼、民主楼终于在1949年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52年,在全国高校首批院、系调整中,新的中南矿冶学院组建成立,甲所和乙所重新命名为“和平楼”与“民主楼”移交给矿冶学院使用。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对两楼进行修缮,成立了湖南人民革命大学。师生们唱起了解放区的革命歌曲,学跳秧歌舞,排演革命戏剧,开荒劳动,开启了生机勃发的创业之旅。
(图3:1952年9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出资修复和平楼、民主楼等校舍的许可执照批件)
三、见证教育追梦
沐浴新中国教育的春风雨露,中南矿冶学院历经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后的长足发展,在波浪壮阔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起舞弄潮。
学校办学之初用房紧张,民主楼后半部分也称作“六用礼堂”,无论是开大会、上课、吃饭、看电影、运动还是文娱活动都在这个礼堂进行。每当开课时,学生便自带小马扎坐着,笔记本只能放在大腿上。到了饭点,大家就把马扎收起来,腾出空间吃饭,同学们围成一团,或席地而坐或弯腰下蹲,边吃边聊。餐毕,后勤人员迅速把餐具收走,擦干净地板,师生们又在这里接着上课。“虽然艰苦,但当时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2000年4月,在新一轮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原湖南医科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与原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合并,新的中南大学组建成立并快速发展,先后跻身“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管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正朝着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奋勇迈进。
默默坚守的民主楼、和平楼历经岁月风云变幻,镌刻时代发展印记,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岁月,得到重点保护和有效利用,成为现在的中南大学学科楼,愈加沉稳厚实,续写着教育追梦的生动故事……
(撰稿:张朝晖杨健康李君供图:中南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