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在线咨询 
 网站首页  馆务公开  工作动态  档案服务  业务指导  校史研究  法规标准  技术研究所  省高档会 
站内搜索:
 
校史研究
 
 校史党史 
 学科史研究 
 人物春秋 
 编研成果 
 本馆珍藏 
 专题展览 

推荐文章
 
用数字说话 看中南巨变
周恩来日理万机 湘雅人沐受恩泽
校史档案:伟大领袖毛泽东多次...
原长沙铁道学院历史沿革和隶属...
校史档案编研成果《话说湘雅》二
 
  校史党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史研究 > 校史党史 > 正文
 

校史档案:伟大领袖毛泽东多次钟情“南湘雅”

2007年11月06日 09:42 作者:[黄珊琦]  来源:[中南大学档案馆]  浏览:[]

伟人浩然长辞世湘雅为其保遗容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时称湖南医学院的南湘雅共有10项科研成果受到奖励。其中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的研究,就凝聚了湖南医学院有关科研人员的心血。那是1972年4月,在古城长沙马王堆出土了2100多年前的大型汉墓,墓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这具女尸,不同于木乃伊、尸蜡或泥炭鞣尸,不仅外形较完好,而且内脏也保存下来了;出土时古尸体重34.3公斤,实为以往所罕见。当时,湖南医学院受国务院图博口和省革命委员会委托,主持了出土古尸的研究工作。他们抽调50名科技人员和干部,由张士林、李亭植、王鹏程为首组成了西汉古尸研究组,并设立解剖、放射、病理组织、化学检验、病原、中医中药、临床、防腐等八个研究小组和一个秘书组。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学院、苏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及中科院设在上海的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所、北京中医研究院等30多个单位参加了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课题有:西汉古尸保存程度,古尸病理变化及死因探讨,墓内中草药研究,古尸内脏防腐的研究,古尸防腐原因研究等。1972年12月14日,由彭隆详、曹美鸿、王福熙、袁恬莹等为主对古尸进行了系统的病理解剖,取出了胸腔内脏及脑等器官,并切取了各种组织,对古尸进行了各种检验和检查。在古尸的保存水平方面,研究了全尸水平、器官水平、组织、细胞、亚微结构等保存水平以及肌蛋白、角蛋白等蛋白分子的保存情况,并用免疫血清学方法鉴定了古尸的血型。在病理变化方面,采用病理检验、寄生虫学、毒物分析、X射线诊断等办法,确诊了古尸在生前患有冠心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血吸虫病、胆石症、肺结核、慢性铅汞中毒等11种疾病。并结合临床病理讨论,探讨了古尸死亡原因。在古尸的保存原因方面,探讨了古尸得以保存至今的社会因素、外界条件、内在因素,对棺液进行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成分的化学分析,并对棺液的来源和保存古尸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出土中草药方面,进行了品种鉴定,探讨了其中各个配方的性能和作用,并结合古尸病理诊断,对中医古文献中治疗冠心病、胆结石、血吸虫病的记载做了印证。此外,还对人体死亡后蛋白质的自溶、腐败和保存规律进行了探讨。这项古尸的研究,对认识尸体保存条件和变化,了解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疾病发生情况,印证中医古文献的科学记载,发展我国古病理学、古组织学和古生物化学的研究方面都具有实际意义。这次研究,出版发行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专集,拍摄了彩色电影。这项研究得到了周恩来、郭沫若的亲切关怀。1973年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正是这一项目的成功完成,为湘雅人参加伟人毛泽东辞世后的遗体保存奠定了必然的基础。有关这一历史趣闻,由杨明东、王建华合作的采访报道《王鹏程教授谈毛主席遗体保存轶事》作了详情记载。文章说: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是毛主席遗体保护科学小组的重要成员,并在毛主席遗体旁工作了一年零一个月的王鹏程教授,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未及寒暄,王教授便饱含深情地谈起了17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76年9月9日,中央电台传来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顿时,大家沉浸在悲痛之中。那天夜里12点多钟,突然有人来敲我家的门,进来的是湖南省卫生厅厅长和学院党委书记。他们急匆匆地告诉我:中央来了急电,召你进京,参加毛主席遗体保护工作。第二天,天一亮匆匆收拾行李,我就赶往长沙机场。  

10日傍晚,刚下飞机我就立即乘公共汽车赶往卫生部报道。到卫生部后,一位负责接待的女同志又马不停蹄地用车把我送到北京医院。全国各地来的好几位专家早已聚集在那里。他们告诉我,毛主席遗体保护工作称之为“一号工程”。同时遗体保护涉及医学较多,中央委托卫生部负责,还成立了遗体保护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部长任组长,副组长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  

9月10日晚上11点,我们接到通知,叫我们立即赶去人民大会堂,准备安放毛主席遗体。专家们赶到人民大会堂后,立即聚集在一起,一边研究安放遗体的具体事宜,一边实施。布置吊唁大厅的同志不断向我们询问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多少度?温度如何掌握等等。我们都认真商量后做出了答复。  

人民大会堂戒备森严,气氛紧张而肃穆,中央一些领导同志也来了。谷牧副总理走到我的身边问:“你是哪里来的?”我说:“我是湖南来的”“长沙马王堆女尸保存得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是深埋20多米,可以不受外界气候的变化;二是密封很好,造成一种缺氧环境,不利细菌生长。”我简要地做了回答。谷牧副总理边听,边不停地点头,同时还问了一些其它问题。  

9月11日清晨3点,警卫战士用一个宽大的担架抬着毛主席的遗体缓缓地来到了吊唁大厅,遗体上覆盖着党旗。我和其他几位专家立即走到毛主席遗体旁,仔细观察,然后测定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待一切工作就绪后,这时已是凌晨5点钟了。人民大会堂前已站满了成千上万等待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群众。  

9月11日上午10点多钟,吊唁活动开始。为了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专家组一直守候在人民大会堂。大家轮流值班,每隔2小时,到主席遗体旁观察一次。  

吊唁活动的第一天,主席遗体是敞开放的,虽然开动了全部的制冷设备,但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断散发出热量;乐队不停地吹奏哀乐,铜管乐器中喷出的都是热气;大厅的灯光也特别强。这些很难使室内温度在控制15℃以下,不利于遗体的保护。经过慎重研究,改为播放哀乐;控制灯光总量,遗体由敞放改为加盖玻璃罩。  

吊唁活动进行到第四天,我们又突然接到通知,毛主席的遗体要长期保存。10月8日,中央做出决定,兴建毛主席纪念堂,将水晶棺移入纪念堂,供广大人民长期瞻仰。中央对毛主席的遗体保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变性,不变色,不腐蚀,不霉变,不脱水,不分解。要做到“六不”很不容易,但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专家们深感责任重大。  

9月17日,吊唁活动结束了,毛主席的遗体也从人民大会堂转移到一个特殊的地方保存。  

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拟定了遗体长期保存的方案,并决定在北京、上海设立实验研究基地。大家收集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其中一部分人出国考察,一部分人开展实验研究,卫生部多次主持召开了不同学科的专家座谈会。然后,我们专家组再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水晶棺制作材料,安放技术,各种测试监控仪器,安放遗体的环境条件,到各种观察标准和文字、数据、图表、照片等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涉及到许多学科,不仅有医学,还有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生物学等等。整个研究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进展很快。  

1977年5月4日,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胜利完工。随后,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纪念堂,这样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10月10日,我坐火车回到长沙,完成了党交给我的重要任务。此后,又连续两年被聘为毛主席遗体保护科学委员会委员。  

听了王鹏程教授的叙述,我们忙问:“传说主席遗体近年来有些变化,您怎么看?”  

王老说:“从哲学的观点上看,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只是尽可能减小变化的程度。17年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对主席遗体保护是成功的。”至于遗体保护的具体方法,王老很认真地说:“作为党的纪律,不得向外界泄露。国外海外虽然有关于主席遗体保护方面的报道,但都是些表面的、枝节的、不准确的东西。”之所以能成为为毛主席遗体保护组的成员,王老认为,可能是他参加了马王堆古尸出土后的研究工作:“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具西汉时期的女尸,距今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根据周恩来总理和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的指示,由我校牵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出土的西汉古尸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当时我和李亭植院长自始自终组织和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其实对古尸保存要求并不高。但要让人们看到真实的毛主席的容貌,要求和活着时一样,这项工作是很艰巨的。”此时,我们才想起王老还在病中,不能让他太累,便起身告辞了。  

上一页 [1] [2] [3]

上一条:往事回眸--档案记载我校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建设活动 下一条:原长沙铁道学院历史沿革和隶属关系变化

关闭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凤凰快博 人人网 人民微博 新华微博

Copyright © 2015 by 中南大学档案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邮编:410083  咨询电话:0731-88876733   传真:0731-888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