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四届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于在厦门大学举行,全国近70所高校共16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我校档案馆副馆长汪瑞芳,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主任黄珊琦副研究员参加会议,捧回三块奖牌:《老湘雅故事》、《长沙铁道学院校史》均获中国高校校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黄珊琦被授予“中国高校校史研究重要贡献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是1984年在厦门大学成立,为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会议特别选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学会30年来的工作历程,由前任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教授作工作报告;对第四届校史研究优秀成果进行表彰。我校选送的《老湘雅故事》、《长沙铁道学院校史》两部成果均获中国高校校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档案馆黄珊琦副研究员被学会授予“中国高校校史研究重要贡献奖”,全国仅25位校史研究专家获此殊荣。这是我校档案馆继2012年完成国际档案合作课题、2013年12月获湖南省学校史志研究会4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之后再获殊荣。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史史学研究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发起人、厦门大学年近九旬的潘懋元教授作了《如何编写可信校史》的讲座。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作了《中国大学校史起源追索办法(讨论稿)》的报告;南开大学梁吉生教授等兄弟院校的校史专家作了编写、宣讲校史的经验介绍。会议还进行了换届选举,新一届会长由厦门大学前任、吉林大学新任党委书记杨振斌同志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