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在线咨询 
 网站首页  馆务公开  工作动态  档案服务  业务指导  校史研究  法规标准  技术研究所  省高档会 
站内搜索:
 
馆务公开
 
 档案馆简介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集体荣誉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档案馆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务公开 > 档案馆简介 > 正文
 

我国著名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在湘雅的求学之路

2007年09月20日 09:12 作者:[黄珊琦]  来源:[中南大学档案馆]  浏览:[]

张孝骞自1914年冬入湘雅就读,到1921年毕业。期间,他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1915年10月18日,长沙城北门外麻园岭为新建湘雅医院立奠基石的这天,潮宗街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和体育会。张孝骞是积极的参加者和当然的会员。1918年4月下旬,因南北军阀混战,湖南醴陵县城几乎化为废墟,史称“醴陵兵灾”。灾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救济灾民。为此学校特别成立了湘雅医学校赈灾处,借5月24日长沙版《大公报》的第六版发布了《湘雅医学赈灾办法》。到是年10月,共为灾民募得光洋二百六十二元六角,票洋七百二十一元,票钱七百一十八千九百文,票纹一千一百九十五俩。在这一过程中,张孝骞是积极的参加者和组织者之一。1919年4月,湘雅第三班学生龙伯坚主编,第四班学生张维、第五班学生李振翩等参与发行《学生爱国报》,旋即改为《新湖南》,张孝骞是热心的读者和积极的撰稿人之一。6月3日,为声援京津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湖南各校学生罢课两周,张孝骞又是积极的参加者。期间,毛泽东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发行,张孝骞是热心的读者之一。到是年8月,《湘江评论》被湖南军督张敬尧查封后,毛泽东应龙伯坚、张维、李振翩等之邀,来湘雅接编《新湖南》,使毛泽东,后来这位中国政坛甚至世界的伟人在青年时代与怀揣仁术报国的热血青年张孝骞有了接触和思想交流。支持《新湖南》办理期间,张孝骞和同学们一起每餐只吃两道菜,省下伙食费,为《新湖南》报纸的办理攒集经费。1919年6月10日,长沙版的《大公报》第七版是这样报道的:“省垣各校罢课后,对于讲演调查等事,莫不亟亟进行。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特组织学生救国报一种,以发扬民气,联络学生感情为宗旨。言论不涉政事。每星期出版两次,以星期一星期四为出版期,不取报资,各界函索即寄。内容分为八栏,一论说,二评论,三要闻,四交际部报告,五调查报告,六演说部报告,七杂录,八时评。所有该报需用各费,即由该校同学减餐担任云。”由此可见,张孝骞等湘雅学生不仅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而且靠口中节粮来攒集经费、创办刊物,发扬民气,其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足以令人钦佩。《新湖南》的创办,是五四运动汹涌澎湃的浪潮冲进湖南,使湘雅这个平静得有如古井的校园,激起了反帝反封建、提倡新文化的壮阔波澜。主编龙伯坚在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时撰文说,湘雅《新湖南》的创办,是湘江发出的怒吼。这吼声中就有张孝骞的呐喊。这是《新湖南》报纸。 

另外,湘雅校园还有一种名叫《新湖南》的学术月刊,由苏润坡主编,新湖南社出版发行。由14名湘雅学生组成的社员中,张孝骞名列其中。这一刊物的原件现存湖南省档案馆。1919年6月出版的《新湖南》第一卷第一期,登有四大条启事。其中第一称:“本社同人皆在求学时代,学识未周,今创办斯报,原欲以一得之愚,贡诸社会。谬误在所不免,如承海内名达赐函指正,同人无任欢迎。”第二条:“真理与学问愈讨论愈明显,各界诸君尽可以本报为发言论机关,但来稿请注意下列各项:(一)言论不涉政事。(二)宗旨不必尽与本报相同。除无病呻吟及古典贵族文字外,概行登载。(三)意义务求明显,文字务求简单,……。(四)同人皆在求学时代,愧无金钱报酬,但酌赠本报籍答雅意。……”第三条:“本社提倡男女平权,……吾湘女界诸君,不乏明达,如能时赐鸿篇,俾同人之言论,益增益实,则为益于女界者,……。”第四条,“本誌宗旨在改造社会思想,故灌输国外各种新潮流、新知识,俱为刻不容缓之举,……。”从以上四条启事,可见张孝骞等社员提倡科学、振兴民族的伟大抱负。 

该刊第一卷第一期正文计56页,登有祝辞,发刊旨趣书,遗产制度,论自杀等12篇文章。湘雅医预科的化学老师徐善祥教授在为该刊所写的祝辞中说:“湖南素称守旧之都,……所谓古者,旧者莫不尊敬之,崇拜之,新者,异者莫不拼弃之,痛绝之,此湖南二十年前之情形也。戊戌而还,世殊事异,如谭嗣同唐才常之诸家新说,风行一时;最旧省会遂一跃而居最新之地位矣,虽然国家刷新端绝社会,社会旧而欲新,国家无望也。我校学子以服务社会为职志,发起新湖南杂志,冀以普通之新知识灌输于社会,其志可嘉,其心良苦,爰为之祝曰:新湖南以新中国,新中国以新世界,涓滴之积,可成江河,尘埃之积,可成泰山。人各此心,心各此志,何患百利之不兴,,何患百废之不举。”如果说,化学老师徐善祥教授对张孝骞等创办的《新湖南》杂志表达了诚挚而热情的贺意,殷切的希望,那么,作为学生的张孝骞发表在该刊的文章是怎样表述自己的报国之志的呢? 

《公共卫生设施之程序》一文刊发在《新湖南》第一卷第一期的25~31页,作者张孝骞。他在开篇中写到:“公共卫生,关系于人民之幸福,社会之安全者甚大,……惟是推行公共卫生事业,实非易图。现今东西洋各国,行之较我国为先,而设置之方,施行之法,犹日事研究。况吾华民智未普,医学未精,遂而言此。更非于其设施之程序,详加审慎,无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今敢略举管见所及,聊供有志卫生事业者研究云尔。”字里行间,充满了笔者对公共卫生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和基于预防医学的角度,对国民的忧患之情,这是张孝骞的学习成果,也是预防医学、卫生学教授颜福庆博士精心培养学生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中的一朵奇葩。接着,张孝骞在文中呼吁,要在中国普及卫生常识,“急宜举办卫生局外,应广设医校,以作育专门人才,推行医院,以徐图人民之信仰。” 

1919年12月6日,长沙学生抵制日货,地方政府施以高压,囚辱学生,湖南高校统一罢课,以示抗议,张孝骞又是积极的参加者。7日,学校在麻园岭的教学楼竣工,为此,放假三周,以利张孝骞等4个年级的本科学生从潮宗街迁来和教学环境的布置。1920年元月,医本科学生开始了在新教学楼的学习生活。 

新教学楼毗邻湘雅医院东楼,两楼之间只隔一条小路和花坛。路宽约5米,花坛宽约4米。建筑风格上与湘雅医院病栋楼浑然一体,红砖清灰墙体,原木方格窗,琉璃筒瓦盖顶,东西两头看上去呈人字形。主体三层,座北朝南,每层由西往东,约3米宽的走廊,将楼面分为南北两厢用房,集医本科教学办公实验用房于一体。建筑耗资15000银元,照合约由湖南育群学会呈请湘省政府拨款建筑。这时,与本科生同时迁来的张孝骞,理论学习在新教学楼,临床见习在湘雅医院,来往十分方便。 

1920年底到1921年初,美国政府教育考察团来湖南,对湘雅医学教学的各项条件进行了考察,确认湘雅为中国医学院校程度最高者之一,承诺美国康州政府批准授予湘雅的毕业生以医学博士学位,以示其教育程度与美国国内医学教育程度相当。这时的张孝骞,在湘雅的潮宗街临时校舍,毕业了医预科,进行了医本科三年半的学习,虽有过临床上的见习观摩,但不系统。按教学计划,他即将进入最后的学习阶段——临诊临床的专门学习。这一过程将在新建不久的湘雅医院进行。 

湘雅医院的前身为雅礼医院,由教务长胡美博士于1906年创办于西牌楼的中央旅馆,1915年2月迁入潮宗街的湘雅临时校舍,改名湘雅医院,在麻园岭的这栋大楼开工于1915年8月。1917年即民国六年冬,新医院竣工,计分五层,共有三百余间。地下室为门诊处,锅炉房、厨房、药室、储藏室等。第一层中为事务室,左为男病特别室,右为女病特别室。第二层中为割症手术室。左为男外科普通室,右为女外科普通室及产科室。第三层中为试验室,左为男内科普通室,右为女内科普通室。第四层为屋顶花园及X光线室、驻院医士寝室,最高处有瞭望台,足以登临远眺。全院用红砖水泥建筑,并设有冷热自来水及汽水管。共费三十八万五千元,系美国雅礼协会会员隐名氏独捐之款,而为吾国中南各省区唯一之建筑物。1918年即民国七年春初,医院迁入新院址。男女护病讲习科均附设院内。兼治男女,能容病者一百三十人。医生上午在本院门诊,下午派往红十字会医院门诊,时因军事扰攘,没有举行落成典礼。 

这栋大楼座北朝南,与湘雅路北边的雅礼大学南北而居,各自成园。楼体呈“U”字形,主楼两端的东西楼向南延伸,朝着距离不远的古城长沙,有如一双巨手在招呼病人前来就诊。要把城内病人经湘春门或新开门送来非常方便。1921年初,就是在这样一家现代化的医院,张孝骞进入了临诊临床的专门实习。在这里,亲自传授他临诊临床技能的老师先后有:眼科学的颜福庆医士,内科学的胡美医士与J.H.傅斯特医士,妇产科学及外科学的吴立清女士与J.R.B.白良知医士,泌尿学、皮肤花柳病科及小儿外科学的李清亮医士,放射诊断学、耳鼻喉科学的A.S.克拉福德医士等等湘雅医院早期的临床专家。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按照湘雅严格的实习医生制度和临床教学的要求,作为实习生的张孝骞随专家们一起接病人,做诊断,施治疗,写病历,不分日夜,工作、吃饭、住宿都在医院进行。同时,他必须挤出时间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由于生活节奏的繁忙,半年的临诊临床很快就结束了。这年的6月上旬,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首届学生,经过两年医预科、五年医本科的学习,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 

七年的时间,寒来暑往,岳麓山的杜鹃开了七回,枫叶饱经风霜红了七度,与流淌的湘江相伴了七年的张孝骞这班学员,作为湖南历史上首批接受现代医学教育的学生,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中外合作办理高等医学院校的学子,他们听老师的授课,开湖南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体解剖学实习,担湘雅医院建院以来的第一批见习和实习医生,寒窗苦读七春秋,在经受“五四”浪潮的洗礼之后,从稚气十足的中学少年,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大青年。他们曾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救济妇孺,抢救伤残,最终他们的学习成绩怎样?他们的毕业答辩如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湘雅医学创办者们盼望的结果,更是张孝骞等首期学生期待的佳音。经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专家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在该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先后接受了自己建校以来首批十名学生的毕业答辩。经过学生们的论文宣读,评委们的逐一提问,学生们的一一作答,评委们给每一篇论文逐一给分的严格程序,加上学校对5年医本科各科成绩的统计汇总,张孝骞不仅与同班同学肖元定,应元岳、徐维达、任廷桂、高镜朗、彭治朴、汤飞凡、吴绍青等十位通过了论文答辩,符合毕业答辩要求,而且他自己以毕业总成绩、毕业论文两项最高分排在9位同学之上,成了湘雅建校以来首届毕业生的状元。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21年6月18日,对张孝骞而言,是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这天学校联合雅礼大学,在雅礼大学礼堂为张孝骞等10人和湘雅护校第五届毕业生同时举行了毕业式。仪式上,张孝骞等着特制的医学博士服,坐在主席台下的最前排,在听了校长颜福庆博士,教务长胡美博士等关于医预科,医本科共七年的教学回顾与总结报告后,也听出了校领导和师长们对大家的殷切期望。之后,张孝骞第一位上台接受校长和湘雅医学会会长共同签发的毕业证。 

证书幅面几乎为方形。自上而下约四分之一的版面用黑色楷体印着三行字,合起来为“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本科毕业证书”;约四分之三的版面印着两种字体,一是做底纹的篆书凸版白色8字,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从右至左直行排列,每行两字。二是篆书凸版8字上楷体平版印上的证书正文:从右至左直行排列,全文如下: 

学生张孝骞,系湖南省长沙县人,年二十四岁,在本校医学本科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合格,准予毕业。除由美国雅礼学会授予学位证书外,特给此证。 

校长颜福庆(印章) 

湘雅医学会会长曹典球(印章) 

中华民国十年六月十八日 

十名毕业生,在依次接受校长和湘雅医学会会长颁发的上述证书后,由教务长,雅礼大学校长,雅礼会驻长沙的代表胡美博士为大家颁发了美国康涅狄克州政府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至此,张孝骞结束了在湘雅的学习历程。 

学习结束后,张孝骞留在湘雅医院做临床工作。他选择了医学上范围最广的内科专业,想从一名临床医生做起,为实现自己仁术报国的理想而努力工作。他工作,吃,住全在医院里,日夜围着病人转,目的是仔细观察和精心治疗病人。功夫不负有心人,1923年张孝骞被提升为总住院医生,在出色地完成临床诊务之急,他勤于探索,在博医学杂志第37卷第3~4期的合刊上,全英文发表了自己撰写的论文《腹膜内盐水注射》,这是湘雅毕业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这年9月,张孝骞有幸参加了协和医学院的进修班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来进修之前,他就有了自己的构想,这次到协和,一定要利用协和医学院先进的条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新的积累和更新。这样,今后才能够在临床医学方面开辟新的更广泛的领域。到协和之后,他像一个沙漠中行进时突然找到清泉的旅人,一头扎进了医学知识的海洋,甚至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常常连饭都忘了吃。人们都知道内科的进修班来了一个“读书狂”,无不佩服他的工作热情和钻研劲头。 

协和医学院当时的内科主任是美国的罗伯逊教授,主要从事传染病的研究,主攻课题是肺炎。他早听说了张孝骞的“大名”,两人一见面,便有相见恨晚之意。罗伯逊看重的是张孝骞的才学和人品素质,诚恳地挽留他在协和工作。张孝骞喜出望外,当时就叫起来:“这太好了,我正幻想着有这么一个机会呢…...” 

张孝骞在湘雅医学院是总住院医师,早已是当地的名医,经济,社会都有一定的地位。而到协和来只能从住院医师做起,且经济收入也会相应减少。尽管有这些损失,但是协和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精密高效的实验室条件、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是让张孝骞为之倾倒。经过一番权衡,他留在了协和医院。1924年1月,张孝骞正式来到协和。(黄珊琦编著) 

上一页 [1] [2]

上一条:中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简介

关闭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凤凰快博 人人网 人民微博 新华微博

Copyright © 2015 by 中南大学档案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邮编:410083  咨询电话:0731-88876733   传真:0731-88877174